广州都市报

您现在的位置: 勃利县 > 勃利县学校 > 冬奥冠军之乡七台河市的冰与火

冬奥冠军之乡七台河市的冰与火

发布时间:2023/3/27 12:45:01

七台河市。

对于很多人来说,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。

地处黑龙江省东部,北端毗邻佳木斯市,常住人口不到70万,市辖三区一县。

在全国个地级市里面,人均GDP只有3.4万元的七台河市,似乎也显得并不出众。

就是这样一座看似普通的北方小城,却在最近打破了往日的宁静。

2月5日,首都体育馆。

在短道速滑混合团体米接力赛上,由曲春雨、范可新、张雨婷、武大靖、任子威组成的中国队,以2分37秒的成绩率先冲过终点,夺得了中国队的冬奥会首金。

一时间,举国欢呼。

站在解说席上的王濛最为激动,她不断喊着范可新等人的名字,手舞足蹈地庆祝中国队夺得首金。

在赛后媒体见面会上,范可新说:

“首先感谢濛姐,短道速滑是一种传承,我们都是七台河人,我希望以后有更多的七台河小孩,能接上我的这一棒。”

1

七台河的“冰”

年,七台河煤田开始大规模开采。

也正是从这时起,此前长期属于合江地区勃利县管辖的七台河偏远山区,突然迎来了人口的剧增和勃勃的生机。

在这座边陲小城里,几乎可以听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方言俚语,人们都因资源的开发而奔走相聚。

年,一个名叫孟庆余的知青,被分配到七台河当井下煤矿工人,每天下班之后,他都会去结冰的倭肯河上滑冰。

那时候,合江地区还经常举办滑冰比赛,孟庆余曾多次代表七台河参赛,并屡次夺冠。

因为出众的滑冰才能,年,孟庆余被调到体育局任专职速滑教练,妻子韩平云回忆当时的情景说:

“从矿务局调到体育局,工资要掉好几级,但孟庆余对滑冰痴迷的铁了心,他说掉几级工资也要去!”

孟庆余

当时的七台河市物质条件匮乏,根本没有一个正规的冰城,于是,孟庆余决定自己动手铸冰。

在零下四十多度的极寒天气里,孟庆余每天凌晨三点起床,自己动手盘火炕、搭炉子、砌锅灶,用自制的浇冰车一圈圈地浇灌冰场……

一有空闲,孟庆余就用家具木材给队员们打造训练滑板,晚上等孩子们睡熟后,他把自己关在卫生间或厨房里,给队员逐个磨冰刀。

队员马庆忠因训练过猛,导致左腿骨折,在家休养了整整三年。

等等伤势恢复后,面临转业的马庆忠陷入迷茫,也正是这时他被孟庆余看中,最后转到了七台河体工队,转业成为了一名短道速滑教练员。

在孟庆余、马庆忠、董延海等教练的带领下,七台河体工队的运动员训练很刻苦,出成绩很快。

年5月,年仅8岁的张杰入选七台河市少体校速滑队,13岁时,她就获得全国少年速滑比赛单项、全能五枚金牌。

入选国家短道速滑队后,她获得过两次世界大学生女子米接力冠军,以及短道速滑世界锦标赛米接力冠军。

张杰也是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第一个获得全省、全国首枚金牌的短道速滑运动员。

张杰指导队员训练右一

年,23岁的张杰因伤含泪退役,她未能如愿等来冬奥会的滑冰场,但这一梦想,被传递到了师妹杨扬的手上。

在孟庆余带领的七台河市滑冰队里,有一个被看做近乎天才的选手,她就是杨扬。

年美国盐湖城冬奥会,杨扬实现了我国冬奥金牌零的突破,成为了中国冬奥速滑第一人。

在全部的运动生涯里,杨扬一共获得过59个世界冠军,她也是获世界冠军最多的中国运动员。

年杨扬参加盐湖城冬奥会

为了选拔速滑运动员,孟庆余和马庆忠挨个走遍七台河的小学,王濛就是他们在走访第十三所小学时发现的好苗子。

当时国内冰雪运动远未普及,人们的思想观念较为保守,许多家长极力反对让孩子学滑冰、搞体育,认为这将会影响孩子的前途。

王濛的父母,就是其中之一。

王濛此前练习过乒乓球,也显示出过人天赋,但最后还是被家人阻断了。

为了说服王濛的父母点头,马庆忠先后三次到王濛家,做她父亲的思想工作,最后他对王春江说:

“你说不定已经把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给扼杀了,再也不能把一个滑冰世界冠军给扼杀了。”

在教员们的极力坚持之下,王春江最终才同意让王濛学习速滑。

年,在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米比赛上,王濛两度刷新奥运纪录,并成功蝉联女子短道速滑米金牌,推动“濛时代”走向顶峰。

王濛温哥华冬奥会夺冠

当年范可新也是因为家庭困难,买不起冰刀,也不敢参加速滑队,马庆忠得知情况后,直接跟她说:“冰刀我送给你。”

年,在索契冬奥会短道速滑米比赛上,范可新斩获了亚军。

七台河市,也被称为“中国冬奥冠军之乡”。

50后的孟庆余,70后的马庆忠、张杰、杨扬,80后的王濛、90后的范可新……

随着时间的推移,一块属于七台河的野冰场,似乎也在朝着外部世界不断生长延伸。

他们越滑越快,也越飞越高。

范可新

2

七台河的“火”

范可新夺得中国冬奥首金后。

七台河市领导第一时间前往范可新的家中,看望慰问范可新的家属,感谢他们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运动员。

截至目前,七台河市已经向国家输送杨扬、王濛等10位冬奥和世界冠军,获得世界级金牌枚,其中冬奥会金牌7枚,并15次打破世界纪录。

七台河的速滑为何这么强?

一股“火”的传承。

作为一座因为煤矿资源开发而兴起的城市,煤矿工人及家属子女占到了七台河市总人口的半数以上。

“跪着挖煤,站着做人。”

这是在七台河煤矿工人中流传的一句俗语,也恰好说明了煤矿工人敢于吃苦、自立自强的精神品质。

一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,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诸多个体的前途命运。

建队之初,体工队里的孩子大多都来自矿山和农村困难户,还有很多出自单亲家庭。

孟庆余深知,这些孩子的身上寄托了家庭的全部希望,“就是不可能每个苗子都成材,但好苗子决不能毁在自己手里。”

得知赵小兵家庭经济条件困难,没钱交各种费用后,孟庆余决定把赵小兵所有的学习、训练费用包下了,让她专心训练。

那时候,赵小兵从体工队训练场到学校路程太远,为了让她节省时间训练,孟庆余把自己家的一台新自行车送给了赵小兵。

回忆起当年的训练生活,赵小兵说:

“孟教练把卧室让给我住,一家三口在客厅里挤着,这一住就是大半年,他还经常买牛肉、鸡蛋给我补充营养,他自己的孩子那时还小,就眼巴巴看着我吃。”

如今,赵小兵已经接过恩师孟庆余的衣钵,成为了七台河少儿短道速滑业余体校的一名教练。

赵小兵指导队员训练

年,在杨扬夺得冬奥会首金后,有人出万年薪想要挖走孟庆余,可他最后还是决定留在了家乡。

年8月2日,孟庆余带着一名七台河的速滑新队员回哈尔滨,途中不幸发生车祸,孟庆余最终因抢救无效逝世,年仅55岁。

几天后,有媒体前往孟庆余家中采访。

记者发现,孟庆余全家都住在一栋20年前的旧楼里,居住面积只有40平方米左右,客厅里除了一台电视机外,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。

孟庆余的妻子韩平云从卧室里拿来几把折叠椅,她说这几把旧椅子,还是她和孟庆余结婚时买的。

年,由徐耿执导的体育题材电影《破冰》,便是根据孟庆余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来。

现如今,在七台河市桃山湖畔的短道速滑冠军馆里,呈现了当地40多年来的速滑发展史。

在一面由上千双冰刀鞋组成的墙面里,封存着小队员们已经废弃的冰鞋,它们的刀刃已经被磨平。

据介绍,像这样的冰鞋在当地数以十万计。

七台河市短道速滑冠军馆

年12月,牡佳高铁开通,七台河正式迈入高铁时代。

七台河西站站长史旭日说:

“从哈尔滨出发到七台河,现在可以实现早出晚归,游客明显增多了。”

现如今,七台河有短道速滑特色学校11所,短道速滑训练队15支,年在训运动员超人,是全国短道速滑项目后备人才储备最充裕的城市。

新中国成立后,经济加快发展提振了资源需求,以“煤都”抚顺为代表的资源型城市大量涌现。

七台河市,就是其中之一。

在几十年的城市发展过程中,随着自然资源开采殆尽,曾经资源型城市纷纷面临着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。

上世纪70年代,孟庆余从井下的矿工,变成了冰上的教练,他也为七台河的冰雪体育事业成功奠基。

七台河市短道速滑冠军馆

北京冬奥会还在继续。

接下来的冬奥会比赛,中国队还将继续向金牌发起冲击。

范可新将参加女子速滑米和女子接力米、武大靖将参加男子速滑米和男子接力0米……

这些天,我们多次被体育的力量所鼓舞。

女足亚洲杯决赛。

中国女足在两球落后的情况下,下半场连扳三球,最终补时绝杀韩国女足,时隔16年再夺亚洲杯冠军。

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。

谷爱凌的最后一跳,出人意外地选择了向左转体,这是她在比赛中从未做过的高难度动作。

最终,平稳落地后的谷爱凌掩面而泣,94.50分的全场单轮最高分,帮助她成功逆转比赛夺得金牌。

这也是本届冬奥会上,中国队夺得的首枚雪上项目金牌。

在“更高、更快、更强、更团结”的追逐中,体育也在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。

它点燃人们内心热爱生活的激情,推动社会的综合性发展不断向前。

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是什么?

年的柏林奥运会,顾拜旦在演讲时说:

“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,而是参与;生活的本质不是索取,而是奋斗。”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bolizx.com/blxxx/13746.html

网站简介 | 发布优势 | 服务条款 | 隐私保护 | 广告合作 | 合作伙伴 | 版权申明 | 网站地图

当前时间: